在新的發展時期,深圳教育將堅持以“以人為本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”主題,以均衡化、優質化、多元化、國際化、全民化、信息化為主要抓手,率先在全國實現教育現代化,為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。目前,我市6個行政區已全部通過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驗收,我市自去年開始,繼續深化各項教育改革,全面實施素質教育,提高教育質量,增強教育現代化實力,提升教育現代化內涵,去年已向省政府申請“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”驗收,目前正待省里啟動相關工作。這將是我市繼全省第一個教育強市后,爭取的又一殊榮。
保障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
學前教育雖不是義務教育范疇,但切實關系到民生幸福,政府切實發揮了牽頭、帶動作用,一方面加大投入,一方面鼓勵社會力量加入。我市學前教育規模大、民辦園比例高。截至去年底,全市共有幼兒園1093所,其中民辦園1034所,占幼兒園總數的94.6%。針對民辦園比例高的實際情況,我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,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市、區財政預算。同時,創新學前教育發展思路,走出了一條淡化公辦與民辦的辦園體制差異、以普惠性幼兒園為主體,保障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新路子,把公辦園和政府產權的配套小區幼兒園辦成普惠園,積極吸引部分民辦幼兒園舉辦普惠性幼兒園。按照學前教育行動等相關計劃,未來我市每個社區都將配套一個普惠性幼兒園。
未來3年將再提供二十多萬義務教育學位
根據國家解決非戶籍人員子女義務教育要以流入地為主、以公辦學校為主的要求,我市近兩三年來完成了原特區外96所村小標準化改造,擴大公辦學位3.44萬個,建成了7所寄宿制高中新校、完成了2所舊校擴建,增加學位2.23萬個。全市義務教育階段70%以上的學位、公辦學校55%以上的學位提供給了非深戶學生,符合條件的非深戶學生全都享受免費義務教育。
每個社區都將有一個普惠性幼兒園。自今年起,每年將加大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位供給力度,滿足未來3年約二十多萬義務教育學位缺口的需求。這是記者昨天從市教育局獲悉的。
積極創建全省首個教育現代化先進市
按我市現有“1+5”人口管理口徑,預計到2015年我市義務教育公辦學位缺口將達二十多萬。我市將自今年起,繼續加大投入,建成百余所公辦學校,不斷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位供給能力,保障孩子們的入學需求。同時,我市將實施基礎教育英才工程,計劃未來3-5年為我市中小學引進100名領軍型校長和教師。